[场景文件]菜单
设置摄像机视频的详细画质调整。
显示缩略图画面时不能设置此菜单。
有关出厂设置(
场景文件的出厂设置值)
[文件选择]
选择场景文件(1至6)。
可在每个场景文件中保存您喜欢的图像设置。切换场景文件以适应拍摄条件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(用于)
[F1:]、[F2:FLUO]、[F3:SPARK]、[F4:STILL]、[F5:CINE]、[F6:HLG]
(用于)
[F1:]、[F2:FLUO]、[F3:SPARK]、[F4:STILL]、[F5:CINE]、[F6:]
-
在[场景文件]菜单
[文件选择]
中,选择要设置的场景文件。
也可以在操作图标画面中选择场景文件。
-
(更改图像设置时)
更改[场景文件]菜单设置。
可在所选场景文件中保存以下菜单设置。([变帧率] 至 [AE电平效果]):
– [变帧率]
– [帧频]
– [同步扫描]
– [同步扫描设置]
– [主细节]
– [细节去核]
– [垂直细节电平]
– [肤色细节]
– [肤色细节效果]
– [RB增益控制设置]
– [色度电平]
– [色度相位]
– [矩阵]
– [颜色校正]
– [主消隐]
– [伽马模式选择]
– [伽马设置]
– [拐点设置]
– [白切割设置]
– [DRS]
– [DRS动态伽玛效果]
– [降噪调整]
– [AE电平]
– [AE电平效果]
购买时的场景文件设置
(用于)
F1: |
适用于标准记录的设置 |
F2:FLUO |
适用于在考虑使用荧光灯照明(室内等)的情况下进行记录的设置 |
F3:SPARK |
适用于在分辨率、色调和对比度会变化的情况下进行记录的设置 |
F4:STILL |
可以应用带有数码相机图像色调的场景文件。 |
F5:CINE |
通过增强高亮区域灰度拍摄出电影效果的设置。 |
F6:HLG |
适用于强调动态范围进行记录的设置 |
(用于)
F1: |
适用于标准记录的设置 |
F2:FLUO |
适用于在考虑使用荧光灯照明(室内等)的情况下进行记录的设置 |
F3:SPARK |
适用于在分辨率、色调和对比度会变化的情况下进行记录的设置 |
F4:STILL |
可以应用带有数码相机图像色调的场景文件。 |
F5:CINE |
通过增强高亮区域灰度拍摄出电影效果的设置。 |
F6: |
适用于标准记录的设置 |
|
[名称编辑]
编辑场景文件菜单中选定的场景文件的名称。(最多8 个字符)
有关设置步骤(
更改场景文件名称)
[读取/保存/初始化]
载入/保存/初始化分配给当前场景文件编号(1至6之间的任意数值)的场景文件的设置值。
[读取] |
选择和载入在本装置内存中保存的场景文件。 |
[保存] |
通过指定标题和文件编号,将当前设置值作为场景文件保存在本装置内存中。 |
[初始化] |
将选定的场景文件(1至6)初始化为出厂设置。 |
[变帧率]
设置可变帧速(VFR)的启用/禁用。
当[变帧率]分配给USER按钮时,可使用USER按钮切换[开]/[关]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开]、[关]
[帧频]
切换[变帧率]为[开]时的拍摄间隔和曝光时间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(设置[系统]菜单 [频率]
[59.94Hz]时)
[60fps]、[48fps]、[45fps]、[36fps]、[34fps]、[32fps]、[30fps]、[28fps]、[26fps]、[24fps]、[22fps]、[20fps]、[15fps]、[12fps]、[2fps]
(设置[系统]菜单 [频率]
[50.00Hz]时)
[50fps]、[37fps]、[30fps]、[27fps]、[25fps]、[23fps]、[21fps]、[12fps]、[2fps]
[同步扫描]
设置同步扫描快门的启用/禁用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开]、[关]
[同步扫描设置]
显示拍摄电视视频等时使用的同步扫描快门的速度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记录格式的帧速 |
设置值 |
59.94p/59.94i |
[1/60.0]…[1/249.6] |
29.97p |
[1/30.0]…[1/249.8] |
23.98p |
[1/24.0]…[1/249.7] |
50.00p/50.00i |
[1/50.0]…[1/250.0] |
25.00p |
[1/25.0]…[1/250.0] |
– 当<AUTO/MANU>开关设为<MANU>时 – 当设置手动快门模式时 – 设置[场景文件]菜单 – 闪光补偿功能已禁用 |
[主细节]
设置整部分的细节效果水平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31]…[+31]
[细节去核]
设置不足以激活细节效果的信号电平(包括噪音)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0]…[61]
[垂直细节电平]
设置垂直方向上的细节电平密度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7]…[+7]
[肤色细节]
记录时,可以使被摄人体的皮肤看起来更光滑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开]、[关]
|
[肤色细节效果]
设置皮肤色调细节的有效电平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0]…[31]
[RB增益控制设置]
在“预设”、“Ach”或“Bch”中已设置白平衡时,用于调整色调。
如果已经进行白平衡调整/黑平衡调整,您也可以决定是否保持设置内容不变。
[R增益AWB预设]
设置白平衡“预设”的Rch增益(红色强度)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200]…[+200]
[B增益AWB预设]
设置白平衡“预设”的Bch增益(蓝色强度)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200]…[+200]
[R增益AWB A]
设置白平衡“Ach”的Rch增益(红色强度)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200]…[+200]
[B增益AWB A]
设置白平衡“Ach”的Bch增益(蓝色强度)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200]…[+200]
[R增益AWB B]
设置白平衡“Bch”的Rch增益(红色强度)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200]…[+200]
[B增益AWB B]
设置白平衡“Bch”的Bch增益(蓝色强度)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200]…[+200]
[AWB A增益偏移]
使用“Ach”自动执行白平衡时,设置Rch增益和Bch增益的值。
[开] |
保留[R增益AWB A]和[B增益AWB A]中设置的值。 |
[关] |
将Rch增益值和Bch增益值设为[0]。 |
[AWB B增益偏移]
使用“Bch”自动执行白平衡时,设置Rch增益和Bch增益的值。
[开] |
保留[R增益AWB B]和[B增益AWB B]中设置的值。 |
[关] |
将Rch增益值和Bch增益值设为[0]。 |
[色度电平]
设置和
信号的色度电平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99%]…[+99%]、[关]
[色度相位]
精细调整信号和
信号的色度相位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31]…[+31]
[矩阵]
[矩阵类型]
选择矩阵表以显示拍摄颜色。
[正常1] |
显示适合室外拍摄或卤素灯下拍摄的颜色。 |
[正常2] |
显示比[正常1]更生动的色彩。 |
[荧光] |
显示适合室内荧光灯下拍摄的颜色。 |
[影院式] |
显示适合拍摄电影录像的颜色。 |
[照片风格] |
使用类似于数码摄像机制作的图像色调来表示色彩。 |
[自适应性矩阵]
启用/禁用根据拍摄条件控制线性矩阵的功能。
当[自适应性矩阵]分配给USER按钮时,可使用USER按钮切换[开]/[关]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开]、[关]
[颜色校正]
设置颜色的饱和度和相位。可以单独设置16种色调中的每一种。
[R]
[饱和度] |
校正红色色彩饱和度。 |
[相位] |
校正红色色调。 |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63]…[+63]
[R-R-Mg]
[饱和度] |
校正红色与红色至品红色色彩之间的色彩饱和度。 |
[相位] |
校正红色与红色至品红色色彩之间的色调。 |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63]…[+63]
[R-Mg]
[饱和度] |
校正红色和品红色之间的色彩饱和度。 |
[相位] |
校正红色和品红色之间的色调。 |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63]…[+63]
[Mg]
[饱和度] |
校正品红色色彩饱和度。 |
[相位] |
校正品红色色调。 |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63]…[+63]
[Mg-B]
[饱和度] |
校正品红色和蓝色之间的色彩饱和度。 |
[相位] |
校正品红色和蓝色之间的色调。 |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63]…[+63]
[B]
[饱和度] |
校正蓝色色彩饱和度。 |
[相位] |
校正蓝色色调。 |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63]…[+63]
[B-Cy]
[饱和度] |
校正蓝色和青色之间的色彩饱和度。 |
[相位] |
校正蓝色和青色之间的色调。 |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63]…[+63]
[Cy]
[饱和度] |
校正青色色彩饱和度。 |
[相位] |
校正青色色调。 |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63]…[+63]
[Cy-G]
[饱和度] |
校正青色和绿色之间的色彩饱和度。 |
[相位] |
校正青色和绿色之间的色调。 |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63]…[+63]
[G]
[饱和度] |
校正绿色色彩饱和度。 |
[相位] |
校正绿色色调。 |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63]…[+63]
[G-Yl]
[饱和度] |
校正绿色和黄色之间的色彩饱和度。 |
[相位] |
校正绿色和黄色之间的色调。 |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63]…[+63]
[G-Yl-Yl]
[饱和度] |
校正黄色与绿色至黄色色彩之间的色彩饱和度。 |
[相位] |
校正黄色与绿色至黄色色彩之间的色调。 |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63]…[+63]
[Yl]
[饱和度] |
校正黄色色彩饱和度。 |
[相位] |
校正黄色色调。 |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63]…[+63]
[Yl-Yl-R]
[饱和度] |
校正黄色与黄色至红色色彩之间的色彩饱和度。 |
[相位] |
校正黄色与黄色至红色色彩之间的色调。 |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63]…[+63]
[Yl-R]
[饱和度] |
校正黄色和红色之间的色彩饱和度。 |
[相位] |
校正黄色和红色之间的色调。 |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63]…[+63]
[Yl-R-R]
[饱和度] |
校正红色与黄色至红色色彩之间的色彩饱和度。 |
[相位] |
校正红色与黄色至红色色彩之间的色调。 |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63]…[+63]
[主消隐]
设置主消隐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200]…[+200]
[伽马模式选择]
选择伽玛模式。
-
使用
时,可用于设置。
[HD] |
设置HD(高清)的伽玛特性。 |
[SD] |
提高超过HD伽玛的较暗区域的增益。 |
[胶片式1] |
用于设置比HD伽玛能够再现更多高亮区域的特性。 |
[胶片式2] |
用于设置比[胶片式1]能够再现更多高亮区域的特性。 |
[胶片式3] |
用于设置比[胶片式2]能够再现更多高亮区域的特性。 |
[电影风格D] |
设置伽玛特性,以生成强调对比度的图像来提供类似电影的感觉。 |
[电影风格V] |
设置伽玛特性,以生成具有电影感觉的图像。 |
[照片风格] |
设置数码摄像机图像色调的伽玛特性。 |
[HLG] |
设置混合对数伽玛(HLG)特性。 |
[V-Log] |
设置后期生产过程必备的伽玛曲线。 |
(用于
– [场景文件]菜单 – [场景文件]菜单 – [视频输出/LCD/VF]菜单 – [视频输出/LCD/VF]菜单 – [视频输出/LCD/VF]菜单
– [摄像机]菜单 – [场景文件]菜单 – [视频输出/LCD/VF]菜单 – [视频输出/LCD/VF]菜单 – [视频输出/LCD/VF]菜单 |
[伽马设置]
[黑伽玛]
设置暗区的伽玛曲线。
[−8]…[−1] |
压缩黑暗部分。 |
[0] |
标准状态 |
[+1]…[+8] |
放大暗区。 |
[黑伽玛范围]
设置压缩/扩展的最大等级。
[1] |
约20 % |
[2] |
约30 % |
[3] |
约40 % |
[拐点设置]
[拐点模式]
要避免曝光过度,请选择通过影像传感器接收的高亮度视频信号的压缩水平。
[自动] |
根据来自图像传感器的信号自动设置。 |
[手动] |
应用[拐点电平]、[拐点斜率]设置。 |
[关] |
使拐点功能无效。 |
[拐点电平]
以0.5 %步进值设置拐点位置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70.0%]…[107.0%]
[拐点斜率]
设置拐点倾角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0]…[99]
[HLG拐点开关]
启用/禁用HLG的拐点操作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开]、[关]
|
[HLG拐点电平]
设置HLG的拐点的位置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55]…[100]
|
[HLG拐点斜率]
设置HLG的拐点的倾角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0]…[100]
|
[白切割设置]
进行设置,确保视频信号最明亮的部分不会超过特定级别。
[白切割]
切换白电平切割功能[开]/[关]。[白切割电平]设置值在[开]时启用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开]、[关]
[白切割电平]
设置白剪辑级别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90%]…[109%]
[DRS]
切换启用/禁用动态范围延伸器功能。
如果功能分配给USER按钮,可通过操作USER按钮切换[开]/[关]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开]、[关]
[DRS动态伽玛效果]
设置动态范围延伸器功能高光度区的压缩等级。
通过对正常拍摄时高光溢出的高光度区域进行视频信号电平压缩,可扩展动态范围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1]…[3]
|
[降噪调整]
可通过更改降噪设置来调整降噪效果和残像。
[−7]…[−1] |
弱化降噪效果,从而减少残像。噪音似乎更大。 |
[0] |
标准状态 |
[+1]…[+7] |
强化降噪效果,从而减少噪音。但是,这可能导致残像增加。 |
[AE电平]
切换启用/禁用AE级别功能。
如果功能分配给USER按钮,可通过操作USER按钮切换[开]/[关]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开]、[关]
– 当光圈、增益和快门速度在手动模式下都设置为手动时 – 启用IR记录时 |
[AE电平效果]
启用AE级别时,可设置曝光补偿值。
设为“+”方向可变亮,设为“−”方向可变暗。
可设置的项目如下。
[−2.0EV]…[+2.0EV]
– 当光圈、增益和快门速度在手动模式下都设置为手动时 – 启用IR记录时 |